2017备课组活动管理制度(九初)

  • 发布时间:2018-04-23 09:00
  • 作者:教务处
  • 浏览量:14761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集体备课制度(试行)

深度教研、深度备课不仅仅是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外在体现,更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要做到精心谋划、有效落实、和谐分享、聚力创新。

一、备课组活动的基本要求

1.备课组长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负主要责任,起组织、指导、督促检查、记录情况作用。

2.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做到计划落实、课题落实、人员落实,组内人员不得迟到、缺席,活动期间不接打手机,有特殊情况须向备课组长请假。

3.集体备课时间须讨论两周内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教师在备课本上作好讨论情况记录。

4.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学期末上交教务处。

5.做到“三定”、“五备”。“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资源,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6.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人进行说课,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然后由参加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7.备课中做到三个共享,即教案共享,课件共享,资料共享;四个要,即钻研教材要深,教学环节要清,作业练习要精,把关检测要严。备课组要坚持自主命题,禁止直接照搬课外套题,要充分体现出备课组及每名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水平,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 备课组深度备课要求

(一)总体要求

1.统一进度,并进行重难点的讨论和突破方法的研讨(含上周教学情况的反思与有效及时弥补工作);

2.“新三学”的有效运用及讨论;     3.课件的有效使用及修改;

4.“讲学稿”的有效使用、及时反馈的研讨;

5.确定统一的作业量,要细化,并记录在案;

6.学科活动的讨论或质量分析(如有单元测试的话)等。

7.提前一周讨论制定提优补差的材料,并确立不同提优班级的进度。

(二)新授课备课要求:

   要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转向新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1.研究南京近几年中考试题,分解拟定教学目标;

2.讨论分享教学过程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情境创设、问题串设计等);

3.典型例题的精选,注重变式拓展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巩固练习;

5.做好学情研究。弄清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所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掌握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预期能力。

6.作业布置与设计;

7.布置讲学稿的编写。

(三)章节复习课总体要求:

1.章节知识点的课标要求、中考要求;

2. 章节复习的课时数

章节近8年南京中考试卷在本章节所考试题,哪些试题是直接来自于课本的,哪些知识点考查的频次比较高,考题归纳中要注明试题难度层次(以ABCD四个层次来区分);

3.本章节内容考查的分值;

4.本章节2018年考点预测;

 

南京第九初级中学领导参加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跟进式管理,开展好“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活力课堂”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准确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工作要求

1.要积极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2.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了解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3.认真填好调研记录表,对备课组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_______学科校本教研活动观摩调研记录表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督导调研人:______________

教研组长

 

参加成员

 

主备人

 

专题

活动过程及主要内容

 

 

 

 

 

督导评价建议

 

 

 

 

附:学校领导参加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分工

初一年级:林啟红、代怀安、张美华、焦志华、陈元芝、葛梅、万 莉、朱玉锦

初二年级:林啟红、代怀安、张美华、储成湘、殷 豪、陈 翔、华如容、薛晓燕、陈晶晶

初三年级:林啟红、代怀安、张美华、郑素梅、朱光龙、周业智、刘冠华、尹艳

注:教研组长可不定期的随意参加其他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南京第九初级中学

备课组内公开课制度

   1.每位教师每学期开组内公开课不少于1 次(含省、市、区级公开课)。对年龄在52岁以上的女教师、57岁以上的男教师不作硬性要求,学校鼓励他们开组内公开课。

   2.各备课组要整体规划,提前安排,备课组长于每学期第一周将本学期组内公开课的安排计划(教师、课题、周次节次、班级)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并公布于校园网,教务处每两周再公布一次下周各学科的开课计划;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在组内提醒,并及时组织组内教师听课研讨。教务处安排专人按照开课计划进行检查。

3.各备课组要将组内公开课和集体备课、评课集合起来,形成一种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出效的良好的备课研讨活动氛围,使组内公开课及其研讨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不仅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成为全体备课组组员成长的重要途径。

4.本备课组教师开设组内公开课,本备课组其他成员不得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报教务处批准。学校鼓励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听课。学校邀请名特优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并安排行政人员督查。

    5.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各备课组长将本学期组内公开课研讨记录本上交教务处,学校把开设组内公开课列为对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过程考核的重要指标。

    6.教务处对教师完成公开课的情况如实统计,纳入教师专业成长考核的内容,并通过教务处教学通报予以公布。

 

南京第九初级中学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要规范化、系列化、主题化

教研组长例会十个一

一次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学工作计划宣讲;

一次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实例、教学心得的交流;

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一次校际之间教研组工作经验介绍;

一次学科教研组建设的经验介绍;

一次专家视频报告;

一次个人教学主张的论坛;

一次教研组长读书报告会;

一次听评课活动;

一次阶段性或者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研组例会

围绕上一堂好课展开教研;

围绕读一本好书展开教研;

围绕开一门校本课程展开教研;

围绕写一篇文章展开教研;

围绕研究一个课题展开教研;

围绕出一份试卷展开教研;

围绕一个教学主张展开教研;

围绕微型讲座展开教研;

围绕重难点突破展开教研。

备课组例会五个一

每人一次专题主备发言;

每人一节公开课;

一次听、评课活动;

每人一次微型讲座;

每人一次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