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举行了2018~2019学年“聚焦核心素养”校本研修暨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由代怀安副校长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成员有学校中层以上干部、2018届和2019届全体初三教师,另有35岁以下青年教师。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左坤所长给老师们做指导,左所长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研究的实际,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讲座。左所长的讲座主要从有效教学的定标、织网和自主建构这三个视角展开。让老师们认识到在学校质量文化的建设中,金钱的投入、技术的提供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都不是很难的事情,而最难的是改变人对质量的价值判断和提升质量的习惯行为。在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优路径中要特别找到学生发展的关键点,关注学生探索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中,要能够打破知识的孤立状态,打通知识的相互连接,融通知识的建构运用,防止学生“一讲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出现。如何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呢?左所长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启发老师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的思维状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参与深度,让更多的学生看到更多的希望。教师要展现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能仅仅聚焦于是否能快速掌握应考知识,要关注教师个人的内在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左所长的讲座立意高远,实例充分,剖析深入浅出,启发了教师们对于日常教学的深度思考,提升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理论认知,为即将开启的新学期的初三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指明了道路。
专家讲座结束后,老师们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科考试的具体数据做了更深入的研讨。备课组研讨阶段,围绕教学计划、分层教学、年级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具体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各备课组从教学的每一环节入手,各项工作明确目标,落实到人。从提高课堂有效性、优等生的培养、学困生的帮扶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各备课组长在下午的会议中做了汇报发言,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安排。
在下午的集中研讨中,另有七位新老初三教师做了交流发言。四位2018届的经验介绍是:朱光龙老师的2018届初三年级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介绍,曹艳老师的2018届初三数学备课组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刘冠华老师的2018届初三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王洁老师的2018届初三分层教学经验交流。三位2019届初三的构想汇报是:陈晶晶老师的初三年级教育教学管理思路汇报,周青老师的初三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介绍,黄瑾老师的初三班级管理思路介绍。
为了使新初三的教学更切合学生的实际,代怀安副校长基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为老师们作了进一步的工作指导。他明确表达了对初三教师团队的信心,指出教师应关注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鼓励老师们要善于研究,分析改革中的变与不变,抓住学科本质,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强调老师们在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应注重三点:1.聚焦精实管理,全程监控,细化落实;2.深入课堂研究,智慧教学,追求实效;3.立足学生发展,有效学习,提升学力;4.加强团队建设,文化涵养,和谐奋进。教育不会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更多的只能是春风化雨的滋养;教育不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多的只能是滴水穿石的功夫。
最后,林啟红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代表学校表达了对初三教师团队的感谢,对毕业班教师的辛勤工作表示充分认可,帮助全体初三教师坚定了信心;接着她指出毕业班管理务实、精细,将简单的事情做好不简单,将平凡的事情做好不平凡,强调以下几点:1.加强教学、行政管理,坚持目标管理;2.强调科学管理,“三段一体,抓好全程”;3.质量分析强调增长性;4。集体备课强调针对性;5.练习作业强调针对性,6.年级管理强调合作性;7.重视思想的管理,思想的发动;8.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方法的训练,对待学生要有包容心、信心、耐心、开心。最好她希望毕业班老师注重劳逸结合,凝神聚气更上台阶,力争创造新的辉煌!
本次研讨会通过多层次立体互动方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寻方法、统一思想,为新学期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京九初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