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初级中学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九初高质量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4-07 09:22
  • 作者:教科室
  • 浏览量:8416

为进一步落实南京市教育局《关于成立南京市城乡初中一体化发展联盟暨薄弱初中教研联盟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良好的校际合作机制,促进城乡初中高品质发展,2024年4月3日,南京市城乡初中一体化发展联盟联合教研暨第九初级中学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九初杨将军巷校区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有: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朱建明,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波,南京市初中英语教研员、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马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校长诸谦,南京市孝陵卫中学校长冯静,南京第九中学教育集团中桥中学校长杨静芳,南京市浦口区星甸中学校长滕支祥,南京市浦口区星甸中学副校长郭祥,泰兴市宣堡中学副校长单冬生、副校长刘纪明以及各联盟校教师代表。

  会议由第九初级中学副校长代怀安主持。他介绍了九初一体化发展联盟的成立旨在帮助城乡各校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促进各校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助推城乡初中优质均衡发展。

  接着,第九初级中学校长诸谦致辞。她表示近年来,九初先后与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泰兴市宣堡初级中学、南京市六合区新簧初级中学、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桥中学、南京市浦口区星甸中学成为结对互助校。各校不断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城乡初中一体化办学新模式。接下来,将通过加强联盟内各校文化建设交流、完善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搭建智慧管理系统、教改创新等促进联盟校之间的发展。

 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朱建明用“走得最快,也走的最领先”高度评价了九初和星甸中学的一体化项目。并就项目的实施和推进给出重组机制、精选理念、培育骨干、培育项目、示范引领、建立标准、严格评价等建议。

  在全场的期盼中,现场进行了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一体化发展联盟校授牌仪式。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朱建明、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波为发展联盟校授牌。今后,联盟学校将建立健全各项一体化发展制度措施,搭建多样成长平台,提升师生素养,促进各校高品质发展。

  

成立仪式后,学校举行联盟校联合教研活动暨九初“4V5S新活力课堂”模型建构的研讨课活动。本次展示活动分为两个会场,共开设四节课。

第一节课由来自星甸中学的物理老师金天执教《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课》:

本课以“水”为主线,对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进行复习。通过自学、量学完成基础知识的回顾。主要从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两个方面进行重难点突破。学生借助例题和练习,着重关注密度计算的同体性问题和等量代换的运用。借助测量水的密度以及替代法测量水密度的实验分析,了解物理出题的多变性以及对于误差的分析和实验合理性的理解。最后,借助水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

第二节课由第九初级中学的数学老师马松执教《折矩形纸片》。

本课以折纸活动为载体,从“用不同方法折”到“折法的归纳分类”,既特殊又一般,既发散又凝练;折纸过程中,学生从“提出一个问题”到“归纳提问的视角”再到“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要求逐级而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从“猜想”到“验证”再到“说理”,既探究更研究,处处充满着智慧。马老师的课堂探究性强,评价活,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结束后,大家仍感到意犹未尽。

第三节课,由第九初级中学的英语老师刘扬珺执教《8B Unit 5 reading 1》。

课堂上刘老师设置了游学情境,并贯穿始终,从游学前礼仪的学习,到遇到外国友人如何问好、对话,如何在国外的寄宿家庭里保持礼貌,以及对比两国文化后,如何向大家介绍中英文化的异同,整节课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刘老师设置了丰富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基于文本使用语言的同时探向课外,引发进一步思考。刘老师关注到了时代的变化和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网络社交问题,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后网络礼仪规则的探寻任务,使得同学们从课本走向生活,真正的解决现实问题,生活中做个有礼貌的好少年。

第四节课,由第九初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吴永萍执教《紫藤萝瀑布》。

吴老师创设了“春天到了,学校微信公众号拟推出‘校园最美一角’专栏,现面向初一同学征稿,请你写一篇小短文,给公众号投稿”的情境任务,体现“生活美”。以九初校园紫藤长廊的优美小短文导入新课,自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整堂课吴老师紧扣一个“流”字,带领同学们赏语言,悟情思,活动设计精巧,同学们跟随这片繁盛的紫藤萝瀑布,以饱满的生命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流向诗意的远方。评价反馈环节,吴老师采用评价量表的形式检测掌握情况,同学们对照写作的评价量表,课后完成小短文,为自己的投稿助力。整堂课优美灵动,充满生命活力。


课例展示后,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齐集活力剧场。南京市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马黎老师用“新、活、学”三个关键字评价刘扬珺老师的英语课,马黎老师认为,刘扬珺老师的课情境导入新,语用体验新,学生在课堂上活学活用有活力,产生美好的学习体验。“4V5S新活力课堂”模式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朱建明给予数学、物理课堂以极高评价:金天老师的物理课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中能够关注细节,查漏补缺,提高能力。马松老师的数学课角度新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综合与实践,培育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获取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升素养,空间思维。

朱建明主任形容“4V5S新活力课堂”的情境创设、导学研究、交流互动、评价反馈、拓展延伸是一种探究主流高认知水平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发展其高端素养。


   最后,第九初级中学副校长陈晶晶总结发言,她说,研讨课活动是对玄武区新一轮课改的积极响应,也是在玄武区“新三学”理念指导下,聚焦核心素养,积极探索课堂新常态,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积极的实践。骨干教师先动先行,立标放样,期待通过课堂展示和专家点评、引领,思考探索并进一步实践九初“4V5S新活力课堂”,以科学的课堂模型和鲜明的教学主张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次活动,是城乡初中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探索,今后九初一体化发展联盟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内涵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全面合作,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