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启新程 聚力科研谋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3-18 12:58
  • 作者:教科室
  • 浏览量:1228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2月25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了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暨教科研专题调研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操太圣教授、吕林海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安媛媛教授,还有市、区教科所和兄弟学校的领导、专家,以及九初全体校领导和部分科研骨干教师。大家齐聚一堂,共话教育科研新路径,共谋质量提升新篇章。

    活动伊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艳飞致欢迎辞。她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王书记介绍了九初的办学历史,对学校的“科技”“篮球”和“文艺”三张在省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片进行了阐述,她强调教育科研是九初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指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实践为阵地,以教师成长为目标”是九初的科研工作思路,期待通过专家引领和团队协作,推动学校教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随后,吕林海教授宣读了2024年度省级规划课题立项通知,并表示了对学校、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研究成员的热烈祝贺。我校本次共有两项课题获批立项,展现了学校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思考与实践担当。

  

在分会场课题开题论证环节,课题组的主持人从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路径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第一分会场的开题项目是《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四维协同模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王艳飞书记进行了汇报,王书记指出本研究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现状研究,也是青少年抗逆力水平的现状研究。研究将指向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构建主题协同、目标协同、内容协同和场域协同机制,探索协同育人模式下提升青少年抗逆力水平的支持性策略,开展协同育人实践。

随后,与会专家指出该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具备德育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前瞻性,以及四维协同的创新性。专家组就该研究的“成效评估”“支持性策略”和“研究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就“‘四位一体’方面如何协同”、“原有外在的理论视角如何转向”和“抗逆力培养如何融入日常学科课程”进行了精准指导。

接着,各位专家就课题中的关键理念向两位主持人进行了提问,王艳飞书记和主持人庄瑜璐老师进行了充分的回答,并就现研究现阶段的困惑与专家进行了交流。

第二分会场的开题项目是《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初中生“新活力”培养机制研究》,课题主持人吴慧平主任进行了汇报,吴主任就“已有研究”“对课题的认识”“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和“研究计划”进行了汇报,他认为该课题立足于时代背景,并就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新活力”培养机制的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育进行了阐述。

随后,与会专家指出该研究呼应了教育大会的精神,顺应了国际化整体趋势的要求,也很好地适合了校情和学情。就该研究的“文献理论支撑”“概念内涵的理解”“创新与拔尖的关系”“研究的理想模型”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接着,各位专家对课题主持人代怀安副书记和吴慧平主任进行了提问,并就当今时代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行了热烈探讨,代书记表示,将把专家们的建议进行深度学习,并再次修改开题报告,力争顺利完成项目的研究。

专家组对两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进行了精准点评,指出课题研究需紧扣教育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经过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两个课题开题。